國內半導體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IC設計和封測部分領域實現了一定的突破,當下,半導體生產環節中產值最大的制造領域以及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已成為產業鏈完全自主可控的挑戰。漸漸地,半導體自主可控進程進入深水區,也給國產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企業創造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時期。

在SEMICON China?2020期間,上海飛凱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凱材料)亮相此次展會,大半導體產業網圍繞半導體材料國產化、自主可控等話題采訪了上海飛凱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斌先生。

公開資料顯示,飛凱材料從光通信領域紫外固化材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開始,不斷尋求行業間技術協同,隨后將核心業務范圍逐步拓展至集成電路制造、屏幕顯示和醫藥中間體領域。
在產品的發展方面,飛凱材料將半導體材料板塊作為公司發展戰略一大重點。
在蘇斌先生看來,當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不管是投資還是一些相關的產業都充滿著機遇。對此,飛凱材料非??春霉疚磥碓诎雽w領域材料業務的發展。據蘇斌先生介紹,目前,半導體材料業務大概占到整體上市公司30%的營收。
此前,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額為521.2億美元,其中,晶圓制造材料的銷售額為328億美元,半導體封裝材料的銷售為192億美元。分區域來看,中國大陸是2019年各地區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規模位居第三。但是,對于中國大陸市場而言,一方面是不斷增長的銷售規模,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國產半導體材料缺口。
對于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的看法,蘇斌先生表示,因為一些短期的國際間的政策影響,已經或多或少傳遞到產業鏈下游的業務層面,短期來看會有一些訂單激增。從材料國產化本身來講,隨著國際爭端的不確定性,首先加大了下游客戶的迫切程度。
其次,從材料本身的國產化驗證來講,它的速度會明顯加快,“所以中長期來看,我們對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碧K斌先生對大半導體產業網說道,“我們認為國產化相比往年,其內生的動力更加充足,這為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的國產替代提供了一個好機會?!?/span>
大的市場需求,中國政府對于半導體產業在政策制定、資金支持層面的助推,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營造出優秀的產業鏈下游,都在積極加速國產替代的進程。
機會已經來臨,如何抓住國產化替代的機遇更為重要。
蘇斌先生認為,國產化替代面臨的一大挑戰是中國國內基礎的研究積累相對薄弱。
“過去,在整體的半導體產業中,我們更多是作為一名追隨者,未來要走到相對創新的角度,包括國內一些制程封測的技術其實也正處于慢慢從追隨向創新去走的狀態,材料伴隨技術向創新的角度去發展,就要去審視國內整體的偏基礎的研究狀態,這是一個挑戰?!碧K斌先生說道。
另外,他指出,從IP來講,國外發展會更早一些,那么在知識產權這塊,未來國內怎么樣更好地去做布局,更好地去通過知識產權來凸顯材料的價值。“整體在包括像國內人才、產業積累經驗層面,或多或少都是會碰到一些挑戰?!?/span>
對于飛凱材料來說,正是看到了市場巨大的機遇,同時非常清晰地看到產業所面臨的一些挑戰,走出了一個從自身積累、自主研發,加上積極與外部去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中,飛凱材料會側重構建擁有自主產權的產品,促使公司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整體的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或完善?!碧K斌先生說道。
“外部的探索則是指包括像歐美、日韓及臺灣地區已經在材料領域沉淀下非常好的積累,但是在大陸市場的開拓可能遇到供應鏈在地化周期長、許可難、本地人才難聚集等問題。飛凱材料在過去十年進行了較好的人才積累,超前布局了電子材料的生產平臺。我們希望與國際同行業伙伴一起,加速材料本地化進程,將資源更好地整合、共謀發展。”
對于未來,蘇斌先生表示,飛凱材料依然會不斷堅持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的戰略,以持續開拓半導體制造材料板塊。“從產品方向來講,飛凱材料將持續深耕積累得相對成熟的封裝板塊,尤其是先進封裝板塊?!蓖瑫r也在積極拓展IC制造領域的產品。比如在封裝領域,飛凱材料特別關注3D封裝、扇出型封裝等新興封裝技術所帶來的一些產品機會。在IC制造領域的話,包括像光刻膠及一些配套的濕劑,包括濕制程化學品、CMP等,都是其在制程領域非常關注機會,目前也在開拓布局和推廣產品。
在國產化替代與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人才、技術還是經驗積累上,都能夠有所建樹。研發能力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保證,飛凱材料重視高研發投入的經營理念,堅持自主創新與吸收引進相結合。蘇斌先生向大半導體產業網說道:“大概每年,上市公司會把營收的7~8%作為一年的研發投入資金,比如2019年,整個上市公司總的研發費用投入在1.2個億左右。2019年的相關數據顯示,研發人員的占比高達20%,公司大約400名員工從事著研發工作?!?/span>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未來,飛凱材料將繼續積極把握行業及市場創新趨勢,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資源優勢,主動尋求外延式發展,不斷加深產業布局,優化公司的產業布局,堅定不移地致力于為高科技制造提供優質材料。
原文來自 SEMI大半導體產業網